教学成果

2023-2024年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风采展示

来源:304永利集团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1-07 浏览次数:

校级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

戚鹏:从严指导

导师简介:

戚鹏,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导,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治理与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2023-2024学年共指导本科生16人,其中2020级6人、2021级5人,2023级5人,指导员工完成大创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因材施教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员工成长。

育人心得:

以“导心、导学、导行”为指引,努力做员工的成长导师;做员工的朋友,耐心倾听员工的想法,并适时进行引导;从员工身上学习,善于发掘员工身上的可贵品质,完善自身的不足。

戚鹏老师根据每个年级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指导方式。面对大一新生,指导目标是帮助同学从高中过渡到老员工活,重视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新生多与学长学姐交流,同时也支持他们多阅读学术经典,参加社团活动,丰富经历,拓展视野。本科第二学年的指导目标是帮助同学树立科研研究的意识,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本科第三学年的指导目标是帮助同学确定毕业后的去向,重视升学就业的指导。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同学,戚鹏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专业学习指导,积极分享优秀行业案例以及科研论文,培养员工职业兴趣;鼓励他们多参与挑战杯竞赛、“互联网+”竞赛和各类学科竞赛,指导同学们确定就业目标、并鼓励同学们为之而努力。针对大四员工,更加关心他们在升学、就业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想法,指导同学们顺利完成自己的目标;在指导毕业论文期间,从选题和指导写作方法,到最后的规范成文都从严要求。

指导成果:

在戚鹏老师的指导下,6名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100%,其中2人保研、1人攻读二学位、3人就业。所指导的本科员工中6名同学本学年获得公司奖学金;其中2人获得公司二等奖学金,4人获得公司三等奖学金。1人获评公司十佳团员。指导2021级员工参与大创实践项目,帮助员工在科研过程中掌握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术规范,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节能节水低碳减排大赛一等奖。指导2023级员工在挑战杯创业计划赛中获北京市铜奖。指导员工发表学术论文2篇。所指导的1名同学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1名同学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校级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

杨婧:英语教学的引路人

导师简介:

杨婧,讲师。主教大学英语系列课程,英语辩论拓展课程和英专视听说课程。担任本科生导师5年,2023-2024学年共指导本科生14人,2020级毕业生共6人,1人保研,2人出国,2人就业,1人考取二学位。目前2021级员工已有1人获得保研资格。

育人心得:

杨婧老师坚持“导心,导学,导行,导向”的四导原则:

(1)导心:关注员工的思想政治和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员工开展英语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成为具有经验主义的理想主义者。

(2)导学:从夯实专业基础和提升科研素养两方面出发,发展四个年级的指导重点:大一第一学期进行英语配音训练,包括配音作品的指导,练习和提交。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进行英语故事会和英语新闻阅读,组织员工进行英语讨论,培养日常读书和思辨习惯。大二第二学期进行大创立项,各类竞赛和证书考取,备考专四。大三第一学期重点进行大创项目的实施和中期考核,大三第二学期进行大创项目结项。大四第一学期进行学期论文和保研考研,大四第二学期进行专八备考,毕业论文,考研复试和就业毕业等工作。

(3)导行:引领员工明大德行小善,好学习重实践。线上线下双语学习党的精神,微信群日常分享好书好文,协助员工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创立公众号传播中外文化。员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科研竞赛多点开花。

(4)导向:尊重员工个性发展,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情况,制定发展目标,因才导向。在长期观察和相处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规划和兴趣,分别助力员工保研,出国,考研,就业的不同发展路径。

指导成果:

杨婧老师指导的员工中5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优秀员工干部等奖项。所指导的2020级和2021级大创项目成绩均为全系第二名,员工依托大创项目发表多篇论文。所指导组内员工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优秀报告一等奖,校科技文化节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教育部暨国家语委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二等奖,首都高等公司第43届两操比赛第一名等荣誉。2人专业八级等级优秀,3人专业四级等级优秀,2人考取Catti三级笔译证书。1人保研至国科大,2人录取至英国伦敦大学公司,2人顺利就业,1人考取北师大二学位。

校级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

马艳晓:以生为本的教育者

导师简介:

马艳晓,博士,副教授。2023-2024学年指导本科生9人,其中2023级4人、2021级5人。在本科生导师工作中,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员工个性,注重员工个体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

育人心得:

在工作中将“立德树人”作为员工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在与员工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倾听员工的心声,使日常导学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引导员工的家国情怀、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以学年为周期,制定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学年工作计划,确定不同年级指导与培养工作的重点。组织英语名篇阅读和英语写作训练,指导跨年级员工形成课程互助小组,讨论专业课程中的难点。以大创项目为切入口,集中讨论项目选题、项目实施、论文写作和发表。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员工参与实践与创新活动,“以赛促学”,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指导成果:

2023-2024学年指导的员工获得校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9项,指导员工发表学术论文4篇,1人获国家奖学金及公司特等奖学金,3人获三等奖学金,1人通过2+2管理岗免试攻读研究生。

院级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

孙由之:话语研究的探索者

导师简介:

外语系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讲授大学英语、社会学导论(全英拓展课)、话语研究等课程,研究兴趣为话语研究、社会语言学等。2023-2024学年共指导本科生11名。

育人心得:

不是每个员工都能够成为耀眼的月亮,但每个员工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我很荣幸成为员工们独特生命历程中的一个摆渡人和见证者。在指导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员工的综合素养。我鼓励低年级的员工们在阅读、讨论英文名人传记过程中,联系自身的经历和观察,来加强对个体、家庭、社会的理解;在研读、汇报外语学科研究论文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为高年级的员工们提供与师兄姐交流外语学科细分领域的最新去向和动态,并根据员工的个体需求提供相应的资源或信息。

指导成果:

在孙由之老师的指导下,员工们在23-24年度获得北京市挑战杯金奖、校级奖学金二等奖及三等奖、百度飞桨文心大模型创新挑战赛全国二等奖、市运会象棋比赛女子组第一名、北京市优秀实践团队称号、明德书院优秀员工干部称号、志愿服务时长达190小时。

院级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

周英莉:努力做好跨文化交际

导师简介:

周英莉,副教授,2023-2024学年指导本科生7人,其中2022级3人,2024级4人。这一学年指导、帮助员工解决学业、实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员工完成大创选题、问卷设计和收集、文献查找,为出国深造的同学提供了有益的升学指导意见。

育人心得:

承担本科生导师过程中,周英莉老师关爱员工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大一阶段指导其适应老员工活,解决专业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鼓励其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大二阶段,指导其打牢专业基础,进行大创项目选题,并参与中美老员工线上和线下跨文化交流活动;大三阶段,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指导其进行保研、考研和出国的人生规划。大四阶段,为毕业做准备,助力同学们就业、保研和国内外考研计划的落地实施。除了指导本导师组同学外,还非常注重非导师组同学的培养,从未有过“门户观念”,对跨校、跨专业、跨年级的同学一视同仁,不遗余力给予帮助。

指导成果:

导师组两位员工分别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指导非导师组本科生毕业论文获得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指导非导师组本科生发表一篇AMI核心、两篇ESCI收录文章,指导导师组和非导师组员工共同参与编写《中美跨文化交际》一书;指导跨专业、跨校本科生获得省部级竞赛三等奖一项(“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红色专项比赛)、一等奖一项(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员工跨文化能力大赛北京赛区);作为指导教师为非导师组员工申请香港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公司写推荐信并指导其成功被录取;推荐导师组员工前往出版社实习,得到用人单位好评。